首页

国产白袜足j

时间:2025-05-26 09:23:46 作者:北方气温继续回升 后天起南方新一轮降雨将至 浏览量:48981

  “为外企高质量发展提供沃土”(见证·中国机遇)

  ——江苏太仓500家德企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

  今年年初,随着德国伯曼公司在中国江苏省太仓市注册,位于太仓的德国企业总数增至500家。

  太仓是目前在华德企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被中国商务部和德国经济部共同授予中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中德企业合作基地”称号。一座江南小城,靠什么吸引众多德企纷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日前,本报记者来到江苏太仓,探访这里的德国企业,听工作人员讲述企业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的故事,讲述他们眼中的中国机遇。

  优良营商环境和专业服务吸引德企纷纷落户——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成为高质量吸引外资的秘诀之一

  从1993年第一家德企落户太仓,到第100家德企落户,一共花费了14年时间;从第400家德企落户到第500家落户,仅仅用了两年多时间。太仓吸引德企投资速度不断加快,跟地方政府与德企之间良好的政企关系密不可分。“政府服务周到细致”“政府与企业的沟通非常顺畅”“政府与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记者采访时,几乎每家德企负责人都不吝赞美之词,“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成为高质量吸引外资的秘诀之一。

  走进博恩斯坦电子(太仓)有限公司,整洁明亮的厂房内,工人们在流水线上熟练操作。公司总经理让·阿斯曼拿起操作台上的一个白色方形开关向记者介绍:“这种安全开关广泛用于电梯等设备。目前安全开关的工业标准是100万次无故障,而博恩斯坦的产品可以达到1000万次。”

  阿斯曼来太仓已近20年,听到太仓德企数量突破500家的消息时,他非常开心:“太仓政府为德企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这里的营商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德企纷纷落户,产生了集群效应,比如汽车零件制造商的落户吸引了机床制造商,机床制造商又吸引了模具制造商……就这样,太仓逐步建立起围绕汽车零件、机床等产品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德国巨浪集团在高速数控机床领域处于领先位置。集团太仓公司首席技术官威利·瑞斯特向记者介绍,集团2012年在太仓建厂,后来将中国总部也搬到这里。“选择落户太仓,既是看中这里德企聚集,产业链完备,也是因为当地政府向企业提供了专业、高效的服务。”

  位于太仓市中心的东亭大厦门口,旗杆上飘扬的中德两国国旗在蓝天下格外醒目。这是2016年落户太仓的太仓德国中心,为大厦里包括德国企业在内的近50家企业提供一站式商业服务。

  “这里是中国第三家德国中心。”太仓德国中心总经理马莉珂告诉记者,太仓德国中心已经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德企招商管理运营平台,吸引了销售、法律、会计、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德企。马莉珂表示:“太仓优良的营商环境和政府的专业服务吸引了我们,特别是太仓对德企的支持让我深有感触。太仓高新区为每家德企分配一个政企事务官,企业碰到难题,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的联络员。这种高效的服务让我印象深刻。”

  产业集聚效应保障供应链稳定——

  半数以上德企开展本土化研发,90%以上早期落户德企完成增资扩产

  走进欧亚瑟水艺(太仓)有限公司仓库,工人们正忙着整理货品,其中有白色的花架、黑色的管线等。这是一家德国多媒体音乐喷泉和花园池塘水质净化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我们生产所需的料件有4000多种。2004年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几乎所有料件都要从德国进口。随着本土化战略加速,在中国生产的料件占比不断提高,迄今已达95%以上。”公司总经理沈亚向记者介绍,“现在与我们长期合作的本土供应商达150多家,太仓公司为整个欧亚瑟集团提供了60%以上的料件。”

  近年来,落户太仓的德企纷纷加强本土化战略,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本土企业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本土供应商的快速发展,也帮助德企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供应链效率。

  “博恩斯坦在全球有5个生产基地,中国是除了总部之外的第二大生产基地。我们在中国实施的本土化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有近百家本地供应商为我们供货,70%分布在苏州地区。”阿斯曼介绍,博恩斯坦公司秉持“在中国,为中国”理念,在太仓拥有研发、销售、质控、工程、售后等全链条环节,“中国工厂生产的产品中,约60%供应中国市场,还有一部分为总部供货,本土化战略显著提升了我们的竞争力”。

  “对于巨浪集团来说,中国是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我们的机床产量不高,但精密度要求非常高,需要同上下游客户保持密切沟通。太仓中德产业园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得益于产业集聚效应,这里的供应链稳定,我们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得高质量的配件。”瑞斯特说。

  目前,太仓半数以上德企开展本土化研发,90%以上早期落户德企完成增资扩产,德企亩均产值达1400万元人民币。高质量利用外资为太仓的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出重要贡献,而德企也在积极融入中国市场的过程中抓住中国机遇,实现转型升级。

  作为第一家落户太仓的德国企业,弹簧制造商克恩—里伯斯在30年的时间里,先后11次增资,从最初仅6名员工、占地400平方米的“小作坊”发展成为拥有7万平方米自建厂房、年产值15亿元人民币的“弹簧王国”。

  2023年底,德国轴承制造商舍弗勒太仓制造基地新能源二期工厂正式启用。同时,舍弗勒与太仓高新区签订新能源三期项目投资协议。舍弗勒集团汽车科技事业部首席执行官马迪斯·青克表示:“二期工厂的启用,是舍弗勒在加速电动化转型、加快中国业务发展方面迈出的关键一步。”迄今,舍弗勒在太仓先后增资13次,累计投资超110亿元人民币。随着新制造基地的启用,太仓已成为舍弗勒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

  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推动“双元制”本土化进程,为行业输送技术人才

  2023年,在第一家德企落户太仓30周年之际,太仓举办系列活动庆祝中德合作。“德企之乡”三十而立, “中德企业合作基地”展现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

  在太仓市罗腾堡风情街上,开设有多家德式面包房、德式餐厅等。30多年来,太仓当地政府越来越注重中德文化交流互鉴,为德企及其员工提供舒适、完备、便捷的创业和生活环境。

  “太仓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环境更加优美。空闲时间,我经常和家人在海运堤、罗腾堡风情街散步。”阿斯曼表示,“我对中国文化和民族音乐充满兴趣。我还学会了吹竹笛,经常参加江南丝竹演奏,在外国人才艺大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因为中文熟练,我还被多次邀请主持太仓德国啤酒节。”

  除啤酒节外,太仓还经常举办马拉松友谊赛、中德艺术家沙龙、“中德友谊杯”乒乓球赛等活动,并引入中德友好幼儿园等国际化服务设施,让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安居于此。

  在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工作的德国企业家冈瑟·克莱因也深深被太仓的魅力吸引。“我很享受在这里的时光。中国江南地区的历史文化悠久丰富,人文气息浓厚,令我着迷。我喜欢去看当地的戏曲演出,欣赏民乐演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德企在太仓取得成功的另一个因素,在于当地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德国职业教育中的“双元制”是指通过校企合作,以学徒制方式培养职业技术人才。为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太仓政府推动太仓职业院校与德企开启了“双元制”本土化进程。

  来到位于太仓市的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在健雄—莱茵科斯特工业4.0教学工厂内,5名穿着工装的大学生正在操作电气自动化培训设备,一旁的老师在电脑系统里对学生的编程训练进行技术指导。该中心是学院与德国莱茵科斯特公司共建的培训中心,学生在这里接受两年“双元制”职业教育后,前往太仓德企实习一年,毕业后可以直接上岗。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周晓刚介绍:“多年来,太仓与德企合作开展‘双元制’人才培养,为尖端制造业输送技术人才,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得益于太仓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招聘到优秀的工程师和技工,这对一个机床公司来说非常重要。”瑞斯特表示。德国莱茵科斯特公司总裁艾瑞克·莫斯卡瓦表示,“双元制”教育在太仓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有力促进了德中产业合作,推动德企高质量发展。

  看好中国经济前景和市场潜力——

  2023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同比增长4.3%,总额达119亿欧元

  施行便利外籍人员来华5项措施;修订全国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推动“稳外资24条”加快落地见效,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一系列政策举措释放出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号,受到包括德企在内的在华外资企业普遍欢迎。

  德国经济研究所不久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德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同比增长4.3%,总额达119亿欧元,创历史新高。中国德国商会年初发布的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指出,九成以上受访企业将继续在中国开展业务,有54%受访企业计划增加在华投资。

  克莱因说,当初企业来华设厂,是应德国客户的要求而来。“随着中国经济规模、市场规模的扩大,中国市场如同磁铁一样对外企具有吸引力。中国市场在集团总体业务占比从最初的一小部分到如今的约50%,我们相信未来还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自2004年落户太仓以来,欧亚瑟水艺的实际投资一直在增加,厂房建设也从一期扩展到二期。”沈亚表示,“中国的营商环境为外企高质量发展提供沃土。过去3年我们的业务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增长,未来集团将继续抓住中国机遇,增加在华投资,深耕中国市场。”

  马莉珂表示,仅去年下半年以来,她就多次参加太仓德企的增资扩产剪彩仪式。“大多数德国企业认可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市场潜力,希望扎根中国并继续扩大在华业务。”马莉珂说。

  “今年中国政府制定了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潜力。中国拥有巨大的经济总量和超大规模市场,经济增长潜力仍然巨大。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很有信心,巨浪集团将会继续加强在华业务。”瑞斯特表示。

  “中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外资企业具有强大吸引力。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展现良好增长势头,希望更多德企抓住机遇、继续投资中国。”阿斯曼表示。

  (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刘仲华) 【编辑:唐炜妮】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微视频|跨越文明的对话

三是去年9月建立首套房贷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对于楼市“较冷”的地方,地方政府可根据楼市情况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该机制可以“既管冷、又管热”。

北京门头沟潭柘寺镇灾后重建异地安置房汛期前交付

3月22日电 据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消息,2024年3月18日至19日,第一届“中瑞全球可持续治理研讨会(Sino-Swedish Colloquium on Global Sustainability Governance)”在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举办。本次研讨会由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瑞典隆德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商贸法系以及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国际环境法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来自瑞典外交部、瑞典驻华大使馆、瑞典隆德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瑞典哥德堡大学、瑞典瓦伦堡人权与人道法研究所、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代表处武汉办公室、中国生态环境部、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公共政策与创新所、厦门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北京大成(深圳)律师事务所以及武汉大学的三十多名中外专家学者齐聚珞珈山,围绕实现碳中和的全球治理路径,共话全球合作。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中芬树立了国与国平等交往的典范

据了解,锁边任务涉及新疆3个地州的6个县,分别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和田地区皮山县、策勒县、于田县和民丰县,喀什地区叶城县。

勇立潮头大湾区丨网红采购商“种草” 广交会全球“圈粉”

能源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建成风电光伏全产业链研发设计和制造体系,量产先进晶体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超过25%,海上风电机组最大单机容量达到18兆瓦。全面掌握大型三代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第四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百万千瓦水电等一批重大工程投入运行。能源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发展壮大,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年出口突破万亿元大关,助力我国产业链优势不断巩固增强。

刷牙后到底要不要漱口?

瓦拉加和伊莫瑞的中文名字很动听,瓦拉加叫胡灵月,伊莫瑞叫宋智孝。两人很喜欢自己的中文名,“灵动的‘灵’,月亮的‘月’,写起来很美。”瓦拉加边说边用手指比划着。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